天府公益 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
首页 协会动态 > 公益活动 详情
一个共产党员的个人扶贫之路——记“中国好人”、全省“扶贫十大好人”梁高同志
时间:2020-05-28 12:19 来源:中国通讯社 阅读:4060
梁高同志陪同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傅会长,一起参观推广来自大山深处的绿色食品
他,从1995年以来,每天10小时以上的时间,奔走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扶持贫困有志青年创业等公益事业的路上。他的脚步踏遍全国各地无数个困难地区,行程百万公里。24年来,已在全国资助了涵盖24个民族的6000多名学生,遍布江苏、湖北、河南、安徽、四川等省, 资助学生费用和学习用品等累计千万元。
他,就是从四川省绵阳乡村走出来的个人扶贫典型——共产党员梁高。
初见梁高,一个敦厚壮实的中年汉子,快人快语,采访中他很少讲个人扶贫的事情,说的更多的是他的成长家庭。梁高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父母都是终日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五姊妹中排行老三,大哥在镇上打铁,二哥参军在部队。初中毕业的他,为生计从建筑搬运工、小商贩、掏粪工人、拉蜂窝煤什么都干,最困难的时候夏天卖冰水汽水,几分几分的赚钱……就是这样的日子,梁高父母从1969年到1978年陆续收养八个初、高中生。原来,这些孩子家在更远更偏僻的地方,每天早晚几十里路往返上学放学,有时路过梁家就歇歇脚,梁父一边请他们坐下一边交谈,梁母赶紧为他们倒水喝,慢慢地父母商量干脆让他们吃住家里,征得孩子家长同意,这些孩子自带粮食在梁家开伙免费住宿方便读书。父亲的仁义,母亲的善良,点点滴滴潜默移化地影响着成长中的他。
筹集来的资金,必须用在扶贫养殖项目上,重点是科技扶贫、科学分配。
1986年,凭着积少成多凭着敏锐市场眼光,依靠党的搞活开放政策,能吃苦的梁高,开始租火车皮从东北往绵阳拉黄豆、玉米,从北川县、平武县拉木材搞起运输。同时他又盯住绵阳市中心热闹口岸,一口气开了六家火锅店、咖啡厅,生意红红火火,此时,梁高终于完成人生的原始积累。
1995年,经过10多年打拼的梁高成立了“高展集团企业”,开始搞起工程项目建设,成为拥有数千万资产的集团企业创办人,一时间成为远近闻名极富传奇色彩的实业家。
人生的发展,往往因为一个偶然而改变方向。这年八月梁高和几个高管人员研究完工作,到火锅店吃火锅。正高高兴兴的摆弄碗筷,年轻的小伙计不知是紧张还是技术不熟练,竟然把油碟的油洒到梁高身上,几个部属顿时吵嚷起来。老板赶紧跑过来训斥店员,吓傻的服务员鸡啄米般再三道歉。老板告诉梁高小伙子是刚来打工挣学费的,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家里没钱。梁高听了心里老大不忍,对他说你不要打工了,回去好好准备去北京大学吧,你所有的学杂费生活费我给你包了,好好学习吧。几乎同时期一则新闻刺痛了梁高的心:当地一个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卖光了家里的粮食,甚至连耕牛都卖了,仍然凑不够学费,孩子绝望投河自尽,其父母悲恸欲绝,也双双自杀身亡。这一悲剧在梁高的内心产生了强烈震动,同样出身农村的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财富,重新掂量自己人生的价值,从而萌发了扶贫济困的愿望,他决定首先从帮助贫困学生实现读书梦做起。从此以后,帮助贫困学子圆读书梦就成为梁高的“第二事业”。2001年,梁高在绵阳成立了“梁高助学基金”,下设助学管理办公室,正式把慈善当做自己的事业。
孩子,别担心!梁伯伯知道你和你的家庭最需要什么?你只管好好读书,一切有梁伯伯在! 
2004年,梁高又以个人名义成立了“栋梁工程梁高助学基金”用于扶贫助学。他在用爱心照亮贫困孩子的求学之路的同时,还帮助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青年创业,从2001年至今资助并指导创业青年2000多人。梁高几十年如一日地扶贫济困,热心公益,不是头脑发热,心血来潮,不是为了作秀,不是为给企业打广告,更不是为自己沽名钓誉,而是因为他对财富、对公益、对成功、对价值等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深刻认识。
梁高认为钱是社会的财富,应该回归社会,相当于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水,那不是自己的,只是从自己这里流过。他说:“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捐助的那些学生不但学得了知识,学到了本领,只要有一半的人,像我一样也去帮扶贫困的其他学生,那该是一种怎样可观的情景啊!他们就是社会财富!”
看到梁伯伯的到来,穿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知道,新书本新参考书又解决了.
采访中,梁高曾动情地说:“我只是社会的服务员,愿将后半生投身于慈善事业,到我归土那一天。我有那么多“孩子”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一切都无求。”
这期间,梁高相继完成了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材专业(本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商学研修班学习。他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各种荣誉光环开始落到梁高身上。2011年3月,他高票入选“中国好人榜”并获“助人为乐好人”称号。2011年4月,他被评为绵阳市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2年12月,四川省精神文明办授予他“四川好人”称号。2015年10月,他被评为首届四川“十大扶贫好人”,2018年10月,他被评为四川省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扶贫先进个人。
2005年7月,梁高同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坚守信念,为广大人民着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群众解决困难。
从2005年至今,梁高担任会长的整个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的办公费用,以及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所做的社会扶贫工作费用,全部都是由他个人出资承担。他还将51亩价值人民币300万元的土地捐赠给绵阳市扶贫开发协会,其收益用于长期资助贫困学生。梁高在生活上十分节俭,有时,梁高忙着工作,忘了吃饭时间,其他员工都吃过了,他就吃员工剩下的饭菜,填填肚子草草应付了事,他说:“我不节俭,不努力工作,怎么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和贫困群众呢?”
梁高有一儿一女,是他的心肝宝贝。但对贫困生的慷慨却没用在孩子身上。女儿十一岁前,从来没有给她买过一件衣服,穿的衣服都是从别人那里要过来的。女儿不理解,爸爸拿那么多钱去帮助别人,为什么竟连衣服都舍不得给我买呢?儿子上小学了,没送去所谓的“贵族学校”,而是选择了绵阳城里一所普通的小学读书。他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他相信最终他们会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从孩子身上省下的钱,他都用于了公益事业。
梁高特别注意树立“大扶贫”观念,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开展社会扶贫工作。梁高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大力宣传社会扶贫和爱心慈善事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扶贫。扶持贫困青年创新创业,搭建投融资平台,扶持产业发展;合法依规带领和组织公益团队有序地服务社会,为党和政府扶贫攻坚当好帮手。
与当地干部实地考察,商量对策,针对每个村具体情况,采取扶贫解困措施。
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活动,坚持常年组织志愿者,联系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到关爱贫困老人行动中,为贫困孤寡、失独老人、智障人士家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生存条件和康复条件;帮助贫困群众、待业青年、两劳人员创业就业,为他们提供无息创业资金(种子、种苗、技术培训等),帮助他们创业发展,教育他们创业回报社会。主动配合,注重协作,积极构建社会扶贫的大品牌,配合教育、卫生、民政、工商联、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爱心企业,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责、各尽其能、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社会扶贫资源整合力度,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和民生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扶贫工作。
深入田间,考察农作物生长情况。 
王永胜是北川桂溪乡人,从小患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经梁高鼓励和资助,现在带领800多户乡亲们参与种植特色中药材金银花,规模已达3000多亩,每年每亩增收1万多元。在梁高的帮助和支持下,王永胜还创立了北川“羌缘红”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和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安县、北川、凉山州、甘孜州……到处都留下了梁高产业帮扶的脚印,通过发展种养殖业,让一片片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找到梁高谈话,希望他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从此他的眼界更宽了,平台更大了,干起工作更有劲了。
2005年,梁高突然卖掉了企业,甩掉了知名企业家的身份,专职做起了慈善事业。
明确“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战略,确立了“脱贫奔小康”示范村的规划目标,勾画出了“一轴、两核、四驱”的总体空间布局。
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早日实现,在帮助凉山州普格县辉隆乡洛莫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后,梁高说:“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日期的临近,我看到洛莫村的致富,很是欣慰,但凉山贫困面很大,还有很多同样的极度贫困村存在,还有很多十分贫困的彝族同胞需要得到社会的扶持,我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春节前夕到凉山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一个公益人的帮扶之路。”
正是因为这样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梁高多次深入凉山最贫困、最边远的乡村开展调查研究,走遍全州17个市(县),甘洛、盐源、昭觉、美姑、金阳等极度贫困县处处都有梁高帮扶的地方,考察调研了近百个乡镇,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群众,从一个皮肤白皙的汉族老大哥变成了彝族人民心目中最亲的“汉呷阿普”。
看望养老院老人,后顾无忧的老人们,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发展才是硬道理!
通过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梁高掌握到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凉山农村的贫困问题、致贫原因、治贫措施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与凉山州扶贫开发协会共同撰写了《凉山部分地区毒品艾滋病泛滥成因及对策》《凉山人口无序流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移风易俗在凉山彝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凉山基础教育和社会团体参与扶贫开发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等调研报告,得到了凉山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脱贫奔小康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带着深厚感情,梁高坚持长期深入贫困地区、贫困农牧民家中精心指导,帮助脱贫致富的吃苦精神。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梁高说,很多慈善家不约而同地“喜欢”亲力亲为,非要看着钱和物手递手的交到受助人的手中,这是个人慈善兴旺的原因也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尴尬,这种输血式扶贫效果不理想,只能救急而不“救穷”。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必须转入“造血式”扶贫的良性轨道,贫困群众才有致富的希望。
在梁高的车上,随时都备有帐篷、干粮和水。梁高一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山里入户走访调查,有的地方不通公路,他就只能背着干粮和水,走上几个小时山路到受助者家里。
走进彝族贫困村,了解看望留守儿童
2015年至今,他以一个“共产党员”、“扶贫志愿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全省贫困市州地区和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脱贫攻坚主战场——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工作,走遍全省21个市州,部分市(县)区,考察调研了一百三十二个乡镇,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群众245户,接待培训座谈等创业者合作社农业企业22000多人次、行程26万多公里。
这样的房屋必须改造,这样的村落必须改变……
2016年,梁高出资100万,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的贫困村,帮助盐源县的巴折乡马丝骡村、博大乡砖楼村,西昌市的银厂乡巴折村、磨盘乡蘑菇村,喜德县的贺波洛乡跃进村、塔普村,越西县的乃托镇新华村,广元市昭化区的大朝乡牛头村,宜宾市安边镇的英雄村和屏山县锦屏村、万涡村,绵阳市安县沸水镇的飘香村、红星村、桥木村、三合村,盐亭县金鸡镇的樵村等实地考察,编制了《2016-2020精准扶贫总体规划建议》。
这些规划在全面分析各个贫困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贫困现状、面临挑战、发展优势、重大机遇等基本村情的基础上,明确“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战略。确立了“脱贫奔康”示范村的规划目标,勾画出了“一轴、两核、四驱”的总体空间布局,谋划了“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新风正气”六大扶贫工程,并提出了落实精准扶贫总体规划的一系列保障措施。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引领各贫困村精准扶贫、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依据。
2016年8月,梁高得知普格县辉隆乡党委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四处寻找资金和产业发展路子的情况后,组织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数次深入辉隆乡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研判辉隆乡百姓发展致富之路。
经多次调研和磋商,梁高决定向辉隆乡洛莫村两委提供为期两年的无息产业发展金,其中村集体经济20万元、三个组每个组集体经济10万元、44户贫困与非贫困户每户5万元、并捐赠了20万元用于村民精神文化建设和产业技能培训教育,举办农民夜校,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将精准扶贫工作有效的落实在凉山州的这个小村落上,洛莫村也由此从“旧穷差”走上了“新富好”的脱贫致富之路。
因地制宜,考察养殖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现在,村里羊多了,猪肥了,牛壮了,大家勤劳致富的底气也更足了。谢谢你们”,这是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辉隆乡洛莫村村两委会代表全村贫困户写给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副理事长梁高的感谢信上的一小段话,44户困难群众还在质朴的感谢信上签名和按上了感恩的红手印。
绝对无化肥无农药无污染,来自凉山各地的绿色特色食品,还需要我们推广销售出去。这是丰收的喜悦!
今日的洛莫村,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在梁高的关心帮助下,在彝族群众的奋发努力下,随着产业发展资金的到位,乡党委和村支部与梁高带来的专家因地制宜、精心规划,探索创新型养殖致富模式,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
 八
一些不了解梁高家庭出身和创业根底的人以为梁老板肯捐钱,是因为他的钱挣得轻松。其实,梁高创业艰辛,钱挣得一点不轻松。
2003年6月,他的公司资金紧张,一时周转不过来,而他帮扶的学生们交学费的时间逼近了,怎么办?他打起了自己奔驰汽车的主意,价值百万元的爱车以30万元的价格贱卖了,车款全部用于捐助贫困学生。梁高原本有一家资产逾千万元的企业, 2005年,他突然卖掉了这家企业,以转让企业所得作为800名贫困学生的学费,让孩子们走进了憧憬的大学校门。1995年至今,梁高个人捐赠资金已达上千万元。
梁高从默默无闻的捐资助学,到知道他的人多了,再到领导和记者找到他采访,他都不同意宣传报道,他说是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回报社会,不想换取名利。后因多人做工作说宣传你是让更多的人学习参加做好事,他才同意宣传报道。
梁高曾用质朴的话语呼吁更多的人来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他说:“你说我沽名钓誉也好,说我图名也好,但是既然图的是好名声,为什么不去做呢?我当然希望所有企业家们都来为慈善事业图这个名誉。” 多年来,无论是他的慈善事业受到了多少人的误解非议,也无论是他个人获得了多么崇高的荣誉,他都将压力变成动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他的扶贫济困事业做强做大做到底。
在梁高的影响和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成为梁高扶贫团队的一员,通过项目推荐、资金争取、技术培训和电商产品经销等多种方式,帮助数千农民脱贫致富。
2016年,梁高利用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和个人的人脉资源,为贫困地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技术服务,开辟销售市场。
为总投资达3500万元的凉山州会东县山松农业种养殖标准示范基地搭建平台、提供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学者会诊。如今,山松农业已经做出了品牌,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打通了国际市场,目前正在凉山州金阳县发展第二基地。
梁高经常深入企业和田间地头,指导和扶持产业发展,以保贫困农民切实脱贫奔康的拼搏精神。在长期的扶危济贫中,梁高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由“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成功模式——“产业帮扶、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8月8日,梁高在凉山州美姑县侯古莫乡石普村进行扶贫帮扶工作,他在了解了目前石普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后,耐心提出了一些适合石普村脱贫致富的建议,指导村干部和村民可以发展养蜂产业,种植中药材作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当地农作物产量,想尽办法创收,增加家庭收入,通过定点帮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并当场捐现金十二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具体做法是:捐赠给村委12万元资金,用于购买种猪,并发放给村民小组投票选出来的贫困农户,每户两头;待种猪生下小猪后,每户交回两头种猪并发放给下一批贫困农户。这样既实现了产业扶贫资金的周转使用、滚动发展,又避免了拿宝贵的产业扶贫资金撒毛毛盐。
疫情期间,看望走访贫困村村民,保证村民们能够正常生活。
人们都说梁高同志是一个好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扶贫大史,是减贫功臣,是四川榜样,中国个人扶贫模范等等。其实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怀着善良愿望、带着使命,一个期望尽自己最大力量、最大智慧,联合影响更多部门、机构更多社会力量,一起帮助更多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共产党人……至今,他每天仍风尘仆仆奔波在凉山大大小小彝族村落,他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商业后街3号
邮编:610012 联系电话:028-86601980;028-86601982
版权所有 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 蜀ICP备2021005791号-1
技术支持:宏念科技
手机访问